四面青山環繞,一汪綠水滋養,藍天綠地掩映,孕育著森林中的客家村落—長龍社區。長龍社區位于黃江鎮東南面,轄區總面積18.85平方公里,其中中心建設區域3平方公里,耕地1583畝,水庫河流610畝,果園及林地21582畝,森林覆蓋率89.67%長龍社區屬東莞南部丘陵山區,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,光照充足。境內有大屏嶂、黃牛埔兩個森林公園和南山坑、大石坑兩個水庫以及水渠農田果林等,生態基底一流。雖然四面環山,交通卻十分便利,清龍公路、莞深高速橫跨而過,是一個宜居、宜商、宜旅的綠色優美社區。
長龍社區土地布局合理,轄區內有7條自然村,常住人口2975人,流動人口16256人。共有工廠企業189家、個體工商戶490間。居住區分布在各自然村、商業區分布在社區中心地帶。截至2023年6月,村級集體資產19563萬元,比上年底增加2788萬元,增長長14.25%;2023年上半年村級集體總收入1042萬元,經營支出160萬元,純收入882萬元,比上年同期增加212萬元,同比增長24%
社區公共基礎設施齊備,實行“合理規劃、科學發展”的戰略思路,陸續完善了各項配套設施。目前有農貿市場一家,大型超市2家,公立小學一間,私立幼兒園一間,社區門診一間,大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,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。社區設有公共服務中心、綜合服務中心、陽光雨黨群服務中心,為居民提供高效高質量的一條龍一站式政務服務和社會服務工作。先后榮獲“國家森林鄉村”“廣東省衛生村”“東莞市生態社區”“東莞市市容環境優美社區”“東莞市平安社區”“東莞市文明社區”“東莞市體育先進社區”、廣東省宜居社區、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、無煙社區、東莞市文明標兵社區、東莞市家庭文明社區、廣東省健康促進社區。
長龍社區戶籍人口均為客家人。傳承著客家語言、飲食習慣、舞蹈、民間工藝等文化習俗,其中最傳統的活動為舞麒麟、舞獅子,社區每年均組織麒麟隊、醒獅隊在春節期間向群眾表演。社區內保留有一定數量的祠堂、古民居、古井碉樓等,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數位于竹山嚇的李保樓,又名秀榮別墅,有130多年歷史。長龍社區自然生態基底良好,景觀資源豐富,其四面環山,形成四分盆地六分山的格局。社區西側有東莞市第二大森林公園—大屏障森林公園,北部有黃牛埔森林公園,東側有寶山森林公園,森林資源極其豐富。黃牛鋪水庫,大石坑水庫和南山水庫也坐落在長龍社區。優越的自然資源提供了長龍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。
長龍社區辦公大樓↑
長龍廣場↑
長龍古井碉樓↑
長龍水庫↑
來源:長龍社區
2023年9月27日